科学研究

广州综合试验站站长杨全教授带领科研团队考察岭南道地药材生态种植模式

2022/9/22浏览量:568来源:中心办

      2022年7月15日,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站长、广东药科大学杨全教授携廖沛然博士率领科研团队前往清远市清新禾云基地考察岭南道地药材生态种植模式。
      生态种植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种植是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种植生态系统同种植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基地采用的是广金钱草与岗梅间作生态种植模式,即增加了产量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还促进了南药种植产业的发展。
      在考察广金钱草与岗梅间作的生态种植模式时,杨全教授发现由于受到洪涝后,又持续高温曝晒的影响,种植的广金钱草植株普遍生长较矮小,岗梅有少数死亡,针对这一现象,杨全教授提出在除草的过程中,需要给广金钱草松松土,以防土壤板结导致植株生长受限,并要及时进行浇水以及追肥,岗梅则在10月份需要进行补苗。杨全教授指出,当前全国推广中药材生态种植,符合国家提出的“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政策,也符合中药材逆境栽培的生态农业理念,广金钱草与岗梅间作的生态种植模式,在保证岗梅的生产时,间作广金钱草,提高了土地使用率,防止了水土流失或板结,“丰富”了中药材栽培土壤的微生态,是岭南道地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产模式,是未来中药材种植的主要模式。

      随后,科研团队又考察了千里香的生长情况,基地使用了智能一体化洒水系统,可根据温度和土壤湿度自动洒水,保持土壤湿润,千里香叶片葱郁,生长状况良好。

      广州综合实验站科研团队将科学的生态种植技术带到田间地头,着力解决广金钱草、岗梅和千里香等岭南药材生态种植的发展难题,在创收的同时保护了药材的种植土地,促进了岭南道地药材种植产业的现代化、创新化、科技化。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7 广东药科大学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770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