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科技赋能白芨产业,助力蕉岭乡村振兴 ——2025 年度农业和社会发展科技专题项目“白芨优质种苗繁育及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正式启动

2025/5/22浏览量:59来源:中心办

      2025 年 5 月 13 日,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成员韦坤华研究员带领团队赴梅州市蕉岭县蕉华工业园广东华鸿生物健康有限公司,参加由广东药科大学与广东芨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广州市 2025 年度农业和社会发展科技专题(对口科技帮扶合作及城乡融合发展方向)项目——“白芨优质种苗繁育及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启动会。广州市科技局依托农业与社会发展科技专项,通过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强化科技支撑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标志着广州市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也是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实践。


      出席本次项目启动会的有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雷进,蕉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周锐明,梅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刘海洋,广州市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派驻单位领导广州地铁集团副书记曹晓军,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长黄增豪,广州大学纪委书记陈晓晖等同志,以及项目承担单位广东药科大学副校长肖炜、科技部部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刘颖、科学技术部副部长蔡帆、广州市派驻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同志以及项目组主要成员共计50余人。

      白芨作为一种兼具观赏、药用和经济价值的中药材,市场前景广阔。在“百千万工程”的大背景下,广州市科技帮扶合作项目聚焦白芨产业,意义深远。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蕉岭县企业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形成规模化产业效应,并校企合作,在医药、美容等领域的开展深度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助力蕉岭县打造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项目负责人韦坤华研究员介绍:“我们将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为企业提供先进的白芨繁育与栽培技术,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也将深入开展系列产品的研发工作,延伸白芨产业链,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造生态绿色优质白芨品牌,提升白芨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蕉岭县的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

      广州市科技局雷进局长指出,本项目的实施是校地企协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也是科技赋能县域经济发展、落实 “百千万工程” 的具体行动。项目精准聚焦当前白芨产业发展的核心痛点,针对种苗繁育效率低导致的产业受限、种植标准化缺失引发的质量不稳定等关键瓶颈,整合高校科研力量与企业市场资源,突破白芨繁育与种植技术难关,打造“安全、高效、生态” 的种植示范样板,为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奠定技术基础。同时雷进局长也向项目组织实施单位提几点要求:一是要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校方发挥好技术优势,企业对接市场需求,确保项目产出成效;二是要严格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三是要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及时破解技术推广难题。

      项目主持单位广东药科大学肖炜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白芨项目是深化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示范工程。创新构建“政-校-企-地”四位一体协作机制——广州市科技局以政策引领搭建科技帮扶平台;广东药科大学科研团队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广东芨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推动产业化落地;蕉岭县政府整合生态与政策资源,保障项目顺利实施。这一模式,实现了“科技链、产业链、人才链、生态链”的深度融合,让创新的成果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蕉岭人民政府县长周锐明着重指出:“蕉岭县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将以此项目为契机,构建‘政府搭台、科技引领、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发展新模式。通过构建跨区域创新联合体,不仅为蕉岭县特色农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更为全省实施"百千万工程" 提供了可复制的县域产业振兴样板。”


      据悉,项目启动后将迅速进入实施阶段。科技帮扶团队将与蕉岭县建立 “专家驻点 + 技术包干” 协作机制,确保技术指导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未来,项目将以科技为引领,市场为导向,打造完整的白芨产业链,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多赢,为蕉岭县的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推动 “百千万工程” 在蕉岭县落地见效,助力蕉岭县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7 广东药科大学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7709号-2